秋季的月份划分需要结合天文和气象两个维度,具体如下:
一、天文划分(北半球)
秋季从秋分(约9月23日)开始,至冬至(约12月22日)结束,共持续3个月。此时太阳直射点从北半球南移,昼夜长短逐渐缩短。
二、气象划分(北半球)
气象学上以连续5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下作为秋季的起点,低于10℃则进入冬季。根据这一标准,北半球的秋季通常为 8月23日至11月20日,其中:
8月:暑热未完全消退,部分地区仍处于"三伏"后期
9月:气温逐渐下降,秋风送爽,是秋季的典型特征
10月: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加大
11月:气温进一步降低,进入深秋阶段
三、其他补充说明
南北半球差异
南半球的秋季为3月至5月,与北半球相反。
节气与月份的关系
北半球秋季包含立秋(7月7日或8日)、处暑(8月23日左右)、白露(9月7日或8日)、秋分(9月23日左右)、寒露(10月8日左右)、霜降(10月23日左右)等节气,但节气并不完全对应月份。
气候特征
秋季气候分初秋(闷热)、仲秋(干燥凉爽)和深秋(寒冷)三个阶段,真正的凉爽天气多出现在白露之后。
综上,北半球秋季的月份划分以天文现象(秋分至冬至)和气象标准(22℃以下)为主,具体为 9月至11月,而南半球则为 3月至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