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与“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牡丹亭》中著名的名句,出自《牡丹亭·惊梦》一折。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深刻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悲怆感。
一、诗句含义解析
“寂寞空庭春欲晚” 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庭院在春天将尽时的景象,空旷的庭院中梨花飘落,暗示着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哀愁。此句通过“寂寞”“空庭”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氛围。
“梨花满地不开门”
进一步以梨花满地、院门紧闭的细节,强化了无人欣赏美景的遗憾感。院门紧闭象征着主人公杜丽娘被封建礼教束缚,无法享受自然之美。
“良辰美景奈何天”
出自谢灵运诗句“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原指美好事物难以同时具备。此处借用该句,表达即使有再美的春光,也因心事重重而无法欣赏的无奈。
“赏心乐事谁家院”
与上句呼应,反问在这美好的春光中,究竟是谁的庭院能成为赏心乐事的发生地?此句通过反问,突显出杜丽娘因情思所困,连快乐都无处寻觅的孤寂心境。
二、艺术特色与背景
反差手法: 通过“美景”与“寂寞”“无人欣赏”的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强化物是人非的悲怆感。 象征意义
文学地位:这两句诗被后世誉为“名句”,但因突破封建礼教束缚,曾遭禁禁,体现了汤显祖在文学创作上的勇气。
三、情感表达
杜丽娘在梦中游历花园时,本应享受春光美景,却因思念亡夫柳梦梅而心神不宁。这两句诗正是她内心矛盾的写照:对美好事物的无奈感慨,对现实困境的悲愤控诉,以及对自由爱情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