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达知识或道理表达方式的成语
深入浅出 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常用于形容教学或写作风格。
不知深浅
形容对事情的利害关系认识不清,也指言行轻率。
交浅言深
指与交情不深的人谈论重要事情,多含贬义。
深厉浅揭
比喻处理问题要因势利导,既不过于浅显也不过于深奥。
二、其他相关成语
由浅入深: 指学习或做事由易到难,逐步深入。 出浅入深
深就浅出:根据对象调整表达深度,与“深入浅出”互为补充。
三、成语出处与用法
深入浅出:出自《朱舜水集》,现多用于书面语,如“他的演讲深入浅出,深受听众喜爱”。
不知深浅:典出《战国策》,常用于批评缺乏判断力的言行。
交浅言深:《战国策》赵策四记载,原指客人与主人交情不深却谈重大问题,后泛指言行轻率。
深厉浅揭:《诗经》邶风《匏有苦叶》原诗衍生而来,现多用于批评空洞的说教。
以上成语均包含“深”与“浅”的对比,且均为常用成语,理解难度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