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说说文案 > 不由礼则夷固僻违解释?

不由礼则夷固僻违解释?

时间:2025-04-05 02:05:32

“不由礼则夷固僻违”是《荀子·修身》中的一句名言,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如下:

一、字词解释

“不由礼”

指不遵循礼仪规范的行为或态度。2. “夷固”

表示傲慢、倨傲,形容人态度高傲且不合常理。3. “僻违”

指怪僻、不合常规,强调行为或思想偏离正道。4. “庸众而野”

形容人变得平庸、粗俗,失去高雅的气质。

二、整体含义

当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不遵循礼仪规范时,会表现出 傲慢怪僻不合礼法,最终导致人格庸俗、缺乏教养。例如,不守礼节的人可能目中无人、狂妄自大,或行为粗鄙、缺乏见识。

三、出处与背景

该句出自《荀子·修身》,荀子强调“礼”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在荀子的思想体系中,“礼”不仅是祭祀等宗教行为的规范,更是一种维护社会秩序的人间准则。通过遵循“礼”,人能形成优雅的谈吐和得体的举止;反之,则会陷入野蛮、粗俗的境地。

四、相关赏析

荀子用“夷固僻违”与“雅”相对比,突显礼仪对人格塑造的塑造作用。正如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所指出的,荀子的“礼”已超越了“事神致福”的宗教功能,成为维系社会关系的基本规范。

综上,“不由礼则夷固僻违”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揭示了礼仪与人格修养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