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史册”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将个人或集体的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中,以彰显其功业或影响,使其成为后人永久铭记的对象。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核心含义
基本定义 将姓名、事迹等载入历史文献,使其成为历史记载的一部分。
引申意义
影射功业伟大到足以被历史所认可,常与“永垂不朽”“流芳百世”等表述连用。
二、使用场景
褒义语境
- 革命烈士、历史人物因卓越贡献被载入史册,如:“革命烈士的功绩将载入史册。”
- 国家重大事件或社会变革被永久记录,如:“中朝友谊将载入史册。”
中性/贬义语境
- 贬义时可能指负面行为被历史批判,如:“秦桧的罪行载入史册,遗臭万年。”
- 中性时也可用于客观记录,如:“公司发展历程将载入史册。”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名垂青史、万古流芳、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反义词
四、结构与用法特点
结构:动宾结构,如“功绩载入史册”“事迹载入史册”
用法:多用于总结性陈述,常与“被”“将”等助动词搭配
综上,“载入史册”通过历史记载的权威性,成为评价功过、传承精神的重要载体,既可用于褒扬,也可用于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