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不打标点符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历史传统:
最早的诗歌和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起来很吃力,甚至产生误解。标点符号最初运用于汉代,后来逐渐增加演变,到今天基本形成规定。
节奏和音韵:
诗歌是有节奏的,标点的作用在诗中主要起停顿的作用,也就是为了节奏而存在。没有标点的诗靠的是换行和空格来调节节奏。在自由诗的创作中,诗人通常更加注重语言的音韵和视觉上的排列,以及诗句之间的关联和呼应,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语法和标点符号。
艺术表达:
一些诗人选择不使用标点符号是因为他们希望通过语言的节奏和排列来表达情感和意境,而不受标点符号的限制。特别是在现代诗歌创作中,诗人可能选择这种形式是为了让读者更加自由地解读和感受诗歌的意境。
个人习惯:
有没有标点符号并没有太大差别,用与不用,有时候只是个人习惯的问题。
特定形式:
有些诗歌形式,如跨行(或称为回行)技巧的诗行,在跨行尚未完成时,是不可以在行末加上标点的,因为此时诗行结束时句子尚未结束,必须接到下面的诗行句子才会完整。
综上所述,诗歌不打标点符号的原因涉及历史传统、节奏和音韵、艺术表达、个人习惯以及特定诗歌形式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