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豪言壮语,具体背景如下:
出处与背景
该句出自霍去病之口,原句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意为“匈奴未消灭,怎能顾家?” 这句话出自《史记·霍去病传》,记载了霍去病在元狩二年(前121年)率军击败匈奴后,汉武帝欲以府第相赠,他婉拒接受,并重申此志。
人物与事迹
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以善骑射、用兵灵活著称,擅长长途奔袭和歼灭战。他在元狩二年率1万骑兵深入匈奴,连战六七天,俘获10万余人,封狼居胥山,史称“封狼居胥大捷”。其军事成就奠定了汉朝对匈奴的长期统治基础。
历史影响
这句话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象征,激励了无数将士以国家利益为重。汉武帝曾为其修建府第,他仍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为由拒绝,体现了其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之上的家国情怀。
综上,该句不仅是霍去病的名言,更是汉朝“尚武精神”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