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国论》中,“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不是被动句,而是 主动句。以下是具体分析:
句意解析
该句的意思是“(六国)仍然有凭借不贿赂而战胜秦国的趋势/形势”。其中,“可以不赂而胜之”是谓语部分,表示六国具备战胜秦国的能力或趋势,六国是主动采取行动的一方。
语法结构
主语是“六国”
谓语是“有”(表示存在某种状态或趋势)
宾语是“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定语从句修饰“势”)
整体结构为主谓宾,符合主动句的特征。
对比被动句特征
被动句通常包含“被”“为……所”等被动标志,例如“被积威所劫”是被动结构,而原句中并无此类标志,且语义强调六国的主动能力而非被动承受。
相关语境
该句与“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形成对比,前者强调六国仍具备抗秦潜力,后者则指出六国因长期受秦威胁而失去主动权。
综上,该句通过主动语态突出了六国的战略优势,而非被动承受命运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