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不理人的歇后语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直接表达不理睬的
置之不理
指对事物不闻不问,完全不搭理。
漠然置之
形容态度冷淡,对人对事都无所谓。
不闻不问
指对别人的事情既不听也不问。
二、通过行为比喻不理人的
各人自扫门前雪
每人只管自己的事,不干涉他人。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认为与自己无关,主动回避。
装聋作哑
有意装作听不见、看不见,避免搭理。
三、谐音或反差表达
六月间的火炉——谁想你
利用谐音“想”与“香”对比,讽刺没人理睬。
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
虽然字面无关,但通过反差表达无人理睬的无奈。
狗掀门帘子——全凭一张嘴
暗含讽刺,强调只靠嘴说而无人理睬。
四、其他经典歇后语
癞蛤蟆追青蛙——长得丑玩的花
光屁股拉磨——转着圈的不要脸
隔着长江扯媚眼——谁理睬你
扫把打钟——响(想)也不响(想)
戏台上喊阿爸——应的人多
这些歇后语通过生动比喻或谐音,形象地表达了不理人的态度,既有口语化表达,又蕴含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