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写信的开头和结尾通常包括以下部分:
开头
称谓:对收信人的尊称,如“尊鉴”、“赐鉴”、“钧鉴”、“崇鉴”等,具体称谓会根据收信人的身份和关系有所不同。
提称语:用于提起信件的正文,如“台鉴”、“大鉴”、“惠鉴”、“英鉴”等。
启示敬语:用于引出正文,如“谨此奉闻”、“敬陈管见”等。
寒暄语:用于表达关心和问候,如“别后月余,殊深驰系”等。
结尾
结尾应酬语:用于结束正文,如“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等。
结尾敬辞:用于表示对收信人的敬意,如“即颂近安”、“此致敬礼”等。
署名: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属友人,可只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晚”等。
日期:在署名的右下方或下一行写上撰信的年月日。
补述:如有遗漏,可以在结尾进行补充说明。
开头:
尊敬的XX先生:
提称语:
敬启者
启示敬语:
兹有要事相商,特修书以达意。
寒暄语:
别后以来,时念足下,未审近况如何,殊深驰系。
正文:
(此处书写信件的具体内容)
结尾:
谨此奉闻,伏祈指教。
署名:
XX(姓名)
日期:
XXXX年XX月XX日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