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音绕梁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yú yīn rào liáng,指音乐或歌声优美,余音回旋不绝,常被用来形容艺术表演的感染力。以下是关于该成语的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余音:指音乐演奏或歌唱结束后残留的声音;
绕梁:形容声音环绕屋梁,久久不散。
成语整体比喻音乐或诗文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
二、出处与典故
最早出自《列子·汤问》,讲述春秋时期韩娥东渡齐国,因贫困卖歌为生。她唱罢一曲后,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听众不愿离去,直到她离开后才逐渐散去。
三、用法与结构
用法:主谓式,含褒义,可作谓语、定语或宾语;
结构:联合式成语,由“余音”与“绕梁”两部分组成。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绕梁三日、余音袅袅;
反义词:不堪入耳、寡淡无味。
五、例句
1. 老师的讲课余音绕梁,学生课后仍反复回味;
2. 这首乐曲余音绕梁,成为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成语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艺术美的永恒魅力,是汉语中表达音乐感染力的经典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