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首, 指老年,又称“白首”,是汉语中的一个词汇,用来形容年老的人,特别是头发变白的状态。以下是关于“皓首”一词的详细解释和出处:
基本含义
皓首,拼音为hào shǒu,指的是白头,即老年。这个词语常用来形容年老的人,特别是那些头发已经变白的人。
出处
在古代文献中,皓首一词经常出现,用来形容年老的状态。例如,《后汉书·吕强传》中提到:“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汉代李陵的《答苏武书》中也有“丁年奉使,皓首而归”的句子,表达了年老归来的意思。
三国时期曹植的《与杨德祖书》中也有“非要之皓首,岂今日之论乎”的表述,进一步强调了皓首与年老的关系。
唐代杜甫的诗《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中也有“向来皓首惊万人”的诗句,描述了老年人令人惊讶的风范。
相关成语
皓首穷经:指白头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形容勤勉好学,至老年还在努力。
皓首苍颜:形容年老的面容。
皓首穷年:指老年时还在辛勤工作或学习。
皓首庞眉:形容老年人面容慈祥,眉毛细长。
综上所述,皓首是一个用来形容老年的词语,通常与白发、年老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并在古代文献和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