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以和为贵的名言有以下几句: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句话说明了万物生成的过程和阴阳平衡的重要性,强调了“和”在宇宙生成中的核心地位。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句话表达了老子倡导的中庸之道,认为过多的言语会导致语言的枯竭,不如保持内心的平衡和中正。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老子通过水的柔弱胜刚强的例子,进一步阐述了“和”的重要性,并指出圣人应顺应自然之道,以柔克刚。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老子反对以武力征服天下,认为这会带来灾难和不幸,主张以和平手段解决问题。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老子强调在取得成果后应保持谦逊,不因成功而骄傲自满,进一步体现了“和”的精神。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老子认为战争是不吉祥的,应尽量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问题,即使不得不使用武力,也应保持克制和哀伤。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句话强调了“人和”在成功中的重要性,认为人和胜于天时和地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是儒家思想中的“黄金法则”,强调尊重他人,与人为善,体现了和谐共处的原则。
“礼之用,和为贵。”
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礼仪和和谐的重要性,认为礼仪的使用应以和谐为最高标准。
“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
这句话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了和谐带来的积极影响,认为和谐是家庭幸福和社会繁荣的基础。
这些名言都体现了道家思想中“和”的核心价值,强调通过和谐达到平衡和稳定,避免冲突和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