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汉书》。以下是关于《汉书》及其作者的详细信息:
一、《汉书》的基本信息
别称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记载西汉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
历史范围
记载时间:上起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
体例特点
- 改《史记》体例:将“书”改为“志”,“列传”改为“传”,并增加“表”和“志”部分。
- 结构组成:全书120篇,包括12纪、8表、10志、70传,共一百篇。
二、创作背景与过程
历史渊源
班固受父亲班彪影响,继承其续《史记》《史记后传》未竟之业。班彪去世后,班固开始撰写《汉书》,历时23年完成主要部分。
创作困境
书中曾因“篡改国史”被诬告,班固被捕入狱,后由其弟班超营救并继续完成。
历史地位
《汉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重要史学著作。
三、其他相关作品
班固除《汉书》外,还著有《白虎通义》《典引》《应讥》等作品,但《汉书》是其最具影响力的成就。其文风以纪传体叙事与辞赋结合著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均有重要影响。
综上,班固以《汉书》闻名于世,该书不仅是二十四史的开山之作,也是中国古代史学研究的经典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