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凌人”是一个汉语成语,存在且使用广泛。以下是关于该词的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核心含义: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常通过言语或行为表现出的傲慢态度,使他人感到压迫或不安。
结构分析:
“气势”:指人或事物表现出的力量感和态势;
“凌”:有凌驾、欺压之意。
二、出处与背景
文献依据:最早见于宋代朱熹的《朱子语类》,原指面对强势态度时的无奈感,后演变为形容主动欺压的行为。
近现代应用:广泛用于描述人际交往中因权势或能力差异产生的压迫感,如职场霸凌、学术争论等场景。
三、用法与词性
语法功能:可作谓语、宾语、定语或状语,多含贬义。
典型搭配:
他盛气凌人地批评同事,导致团队氛围紧张;
这位领导气势凌人,下属敢怒不敢言。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盛气凌人、气势汹汹、咄咄逼人;
反义词:和颜悦色、温文尔雅、谦和有礼。
五、使用注意
该成语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感情色彩,避免误用。例如描述客观强势态度时,可用“气势强大”等中性表达,而“气势凌人”更强调主观的傲慢与欺压。
综上,“气势凌人”是规范且常用的成语,其含义、用法及出处均被权威资料明确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