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卖炭翁雪中送炭的画面描写如下:
雪夜赶车: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卖炭翁在夜里醒来,看到地上积了一尺多厚的雪,便赶紧准备好炭车,走到集市。
艰辛前行:
由于路上积雪太厚,很难行进,到了正午,才赶到集市。牛也乏了,人也饿了,只好在市场门外泥泞的路旁歇歇脚。
遭遇宫使:
过度的寒冷、饥饿、劳累,老人倚在牛背上取取暖,不知不觉,渐渐地进入了梦乡。老人梦见自己很快把炭卖了,并且卖了一个好价钱。正在这时,老人隐约听见了一阵由远而进的马蹄声,他猛地惊醒了,看到站在眼前的是出使宫市的太监带着爪牙,嚷到,“老头,起来,起来!”太监手中拿着文书,口口声声说是奉了皇帝的命令,叫老人把炭运向皇宫。
无奈与愤怒:
可怜的老人怒视着宫使,万般无耐地调转车头,吆喝着劳累的牛,拖着疲惫和饥饿的身子走向皇宫。
象征性补偿:
宫里的使者们将半匹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格。
这些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卖炭翁在风雪中艰难前行、遭遇宫使强行夺走炭火的悲惨情景,以及他无奈与愤怒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