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更新”是一个汉语成语,指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旧有的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核心概念 该成语强调“更新”的动态过程,即通过变化实现质的提升,常用于描述自然现象(如四季更替)或社会现象(如技术革新)。
引申含义
可引申为破旧事物被新事物取代,常带有积极向上的褒义色彩,如社会改革后呈现的新气象。
二、出处与背景
文学典故
最早见于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 这里用以比喻新生事物孕育的希望。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焕然一新(强调外观变化显著) 耳目一新(侧重感受到的全新体验) 百废具兴(多用于形容大规模重建后的兴盛) 反义词
万古不变(强调永恒不变)
依然如故(表示保持原状)
四、用法示例
自然现象:
“春回大地,万物更新,处处呈现生机盎然的景象。”
社会现象:
“改革开放四十载,中国实现了从‘一元复始’到‘百废具兴’的跨越式发展。”
文学创作:
“茅盾在《演习》中写道:‘我以为这里真的是抗战,一切都会更新,人人都有救国的自由。’”
五、结构与语法功能
结构:主谓结构,可作谓语、宾语或定语;
语气:褒义,常用于表达对变革的期待与赞美。
综上,“万物更新”通过“万象”(宇宙间一切事物)与“更新”(变化与新生)的结合,传递出对时间循环与进步共生的哲学思考,是汉语中表达时代发展活力的经典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