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诟病”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因行为、言论或现象引发他人非议、指责或嘲骂。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核心词义 “诟病”本义为“耻辱”,后引申为“指责”或“嘲骂”。例如《礼记·儒行》中提到“常以儒相诟病”,指众人以儒家为耻辱而加以非议。
引申含义
可用于描述因道德、行为或社会影响受到公众批评的情况,如“他的环保措施因执行不力而被人诟病”。
二、用法与结构
作谓语: 如“他的行为让人诟病”; 作定语
搭配对象:常与“被”“成为”等词搭配,如“成为公众诟病的焦点”。
三、相关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指责、批评、非议、唾弃;
反义词:赞誉、嘉奖、表彰。
四、典型例句
负面评价
“部分企业为追求利润忽视环保,近期频繁被媒体诟病。”
个人行为
“他因学术不端被同行诟病,声誉受损严重。”
社会现象
“当前教育功利化倾向引发广泛诟病。”
五、情感色彩与使用注意
中性词性: 该词本身为中性表达,既可用于批评错误,也可用于客观分析问题; 语境选择
综上,“让人诟病”即指因某种行为或现象引发他人负面评价或批评的状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情感色彩和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