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己知彼”的原文和译文,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原文出处
该句出自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的《孙子·谋攻》篇,全句为: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二、译文解释
核心译文 知己知彼:
既了解自己又了解对方(包括实力、战术、心理等)
百战不殆:立于不败之地
不知彼而知己:了解自己但不了解对方,结果可能胜败各半
不知彼,不知己:对双方情况均不了解,每战必败
扩展译文
孙子强调,战争的本质是把握敌我双方的优劣长短,通过“五校之计”(观察地形、气候、敌军部署、士气、将领能力)来掌握情报,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战略。此思想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也被广泛应用于管理、人际交往等场景。
三、历史背景与意义
孙武通过此句奠定了兵法理论的基础,被后世誉为“兵学鼻祖”
该句被《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广泛引用,如诸葛亮“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成为军事智慧的代名词
现代语境中,常与“将心比心”等人际交往原则结合使用,强调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注:《孙子·谋攻》是《孙子兵法》的核心篇章,共包含13篇,此句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名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