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的诗除构思之巧外,还巧在以下几个方面:
选材之巧:
岑参早期的诗歌喜爱用自然景物入诗,这一选材的偏好影响了他的边塞诗选材,使他在边塞诗创作时选择了与其他边塞诗人不同的选材风格。例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他选取了“云”这一意象,通过“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样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离别的伤感之情。
清丽特色:
岑参的边塞诗不仅有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有清丽的风格。他的诗歌中不断呈现构思奇巧的意象和联语,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通过新颖的比喻表现了雪景的美丽壮观。
奇峭风格:
岑参的诗歌风格奇峭,想象丰富,语言生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他的诗歌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诗中之奇才”。
言事之奇:
岑参在诗中通过奇巧的手法创新性地描写边塞景物,使人读之饶有情趣。例如,在《赵将军歌》中,他仅用三言两语就描写了赵将军的英勇形象,展现了边塞战争的气势和豪迈。
情感表达:
岑参的诗歌在表达情感时,往往不直接写离别之泪,而是以天山、火山、热海为背景,以白雪、胡笳为衬托寄寓离情,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中的“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综上所述,岑参的诗除构思之巧外,还巧在选材、清丽特色、奇峭风格、言事之奇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这些特点使得他的诗歌在唐代诗歌中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