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竖写的格式范例如下:
标题
标题通常置于作品正中央。例如:“道德经”、“春秋左传”。
正文
章回或篇目:章回或篇目置于行首,一般用楷书或隶书书写。例如:“第三十五章”、“卷六十八”。
段落:竖写的段落与横排的段落不同,以空白行为界限。每个段落第一行通常在行首书写,后续行则顺次缩进。例如:
>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其次: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标点符号:标点符号通常位于竖写的行尾。例如:“圣人无常师,孔子、墨子无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其他格式
竖写格式还有许多变化,包括对韵、对称等等,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文字书写顺序:竖写格式中,文字的书写顺序为从上至下、从右至左,这与汉字的书写习惯相契合。
整体布局:竖写格式要求作品的整体布局要有主有次,注重虚实对比。
诗词竖写
内容:由右到左,由上到下写,没有标点符号,直接往下写,写完后另起一列,空一格。例如: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诗名、作者、落款:内容写完后写诗名、作者、落款(用较小的字),后面空一格,然后盖章。注意图章不要太大,章的大小和落款的字差不多。例如:
> 诗名:《静夜思》
> 作者:李白
> 落款:李白
> 印章:[李白之印]
这些格式范例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文竖写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