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参照评价与常模参照评价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评价的参照标准
常模参照评价: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或常模为参照标准,根据学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评价结果。例如,某生在数学测验中得80分,经与百分位数常模对照,发现该生的百分等级是85,表示该生胜于其他85%的学生。
标准参照评价:以具体体现教学目标的标准作业为依据,确定学生是否达到标准以及达标的程度如何的一种评价方法。例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合格性考试属于标准参照考试,对学生来说,无论难或不难,只有到达标准,才算合格。
评价内容
常模参照评价:衡量个体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和名次,也称“相对评价”或“相对评分”。它着重于学生之间的比较,主要用于选拔(如升学考试)或编组、编班。
标准参照评价: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即学生掌握了什么以及能做什么,有称“绝对评价”或“绝对评分”。它主要考查个体是否达到某一标准。
评价目的
常模参照评价:目的是确定个体在团体中的位置,通常用于选拔、编组等目的。
标准参照评价:目的是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某一预定的标准或目标,通常用于各种资格考核和知识评估。
应用范围
常模参照评价:适用于需要区分学生相对位置的场合,如升学考试、职业选拔等。
标准参照评价:适用于需要评估学生是否达到特定标准的场合,如合格性考试、技能评估等。
信效度指标
常模参照评价:通常以相关系数作为信度指标,用测验与效标间的相关系数作为效标关联效度指标。
标准参照评价:则用分类一致性信度和荷伊特信度,效度指标常用“决策效度”。
综上所述,标准参照评价与常模参照评价在评价的参照标准、内容、目的、应用范围以及信效度指标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常模参照评价侧重于学生之间的相对比较和团体中的位置,而标准参照评价则侧重于学生是否达到某一具体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