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古文,其考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文言实词和虚词
实词:如“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中的“属”通“嘱”,劝酒;“举匏樽以相属”中的“属”通“嘱”,劝酒;“倚歌而和之”中的“倚”随,循;“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中的“泣”使动用法,使……哭泣。
虚词:如“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中的“如”比喻;“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中的“乎”介词,相当于“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中的“乎”副词,相当于“地”。
句式结构
定语后置句:如“客有吹洞箫者”调整为“有吹洞箫(之)客”。
介词结构后置句: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调整为“青于蓝,而胜于蓝”。
翻译与理解
句子翻译:如“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译为“任凭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漂荡”。
文意理解:如理解“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的含义,即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去,作为某一段江水,确乎从这里消失了,而作为整个江水,则始终长流不绝。
文学常识
作者与背景:了解苏轼及其创作背景,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等。
主题思想: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人生短暂与宇宙永恒的思考,超脱世俗与寄情山水的情怀等。
写作特色
描写手法:如通过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等手法来营造氛围和表达情感。
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名句默写
经典名句: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等,常作为默写题目。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赤壁赋》这篇千古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