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关雎鸠”出自 《诗经》中的《国风·周南·关雎》,原文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切的离别之情和对爱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关雎鸠的鸣叫来象征男女之间的爱情和追求。
关雎鸠是一种水鸟,其鸣叫声被拟声词“关关”所描绘,形象地表现了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特点。在《诗经》中,雎鸠被赋予了忠诚和区别的特质,因此被用作司马,即掌管法制的官员。
整首诗的内容单纯,主要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以及他得不到“淑女”时内心的苦恼和得到“淑女”后的喜悦。通过琴瑟和钟鼓等乐器的演奏,表达了君子对淑女的亲近和取悦。
“关关雎鸠”这个典故因此成为了男女爱情的象征,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