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非谓语动词在句子中作定语还是状语,可通过以下方法综合判断:
一、根据逻辑关系判断
动宾关系 若非谓语动词与名词/名词短语存在逻辑上的动宾关系,则通常作定语。例如:
- 定语:
I have a plan to carry out
- 状语:I will carry out a plan to save her
在第一个句子中, carry out与 plan存在动宾关系,因此作定语;在第二个句子中, save her与前后成分无直接逻辑联系,故作状语。
时间/目的关系 动词不定式常表示目的或将来时间,作状语使用。例如:
- 目的状语:
She passed the exam to get intothe university
- 时间状语:He started working after dinner
若非谓语动词与主句谓语存在明显的时间先后或目的关联,则通常为状语。
二、根据句子结构判断
位置特征 - 定语:
位于名词/名词短语之后,用逗号与主句分隔(若无关联词)。例如:
- The book read by heris on the table
- 状语:可位于句首、句中或句尾,常与关联词(如 while、 because)连用,或用逗号与主句分隔。例如:
- Whileshe was reading, the phone rang
- The meeting ended suddenly
成分功能 - 若非谓语动词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表语,则为谓语动词;若仅起修饰作用(如修饰形容词、副词),则为非谓语动词。例如:
- 动名词作主语:
Swimming is my favorite sport
- 现在分词作后置定语:The runningwater is cold
三、特殊场景处理
省略句:若句中已出现谓语动词,后续非谓语动词需根据逻辑关系判断成分。例如:
The meeting ended(谓语) with a toast
独立主格结构:非谓语动词独立作主语或状语,与主句无直接逻辑联系。例如:
With the meeting over, we started the meeting
四、常见错误提示
避免混淆:若非谓语动词后接名词,可能作定语或状语,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动词不定式与分词的区分:不定式表示未来或目的,分词表示主动或完成状态。
通过以上方法,可系统判断非谓语动词的成分功能。若仍无法确定,可尝试代入不同成分测试句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