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灵隐寺的诗句,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唐代诗作
《灵隐寺》(宋之问) 鹤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以雄浑笔触描绘灵隐寺山水,是贬谪途中的重要作品)
《灵隐寺月夜》(厉鹗)
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 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 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 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 (以月夜为背景,烘托禅意与幽寂)
二、宋代及后世诗作
《登灵隐寺北楼》(王安石)
幽寺寒山静,清泉石径斜。 银峰如削,翠岭何依。 云树迥霄汉,流泉喷石芝。 海留遗恨意,山入定禅思。 (王安石以简洁语言勾勒北楼全景,禅意浓厚)
《题灵隐寺》(苏轼)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以豪迈笔触赞颂寺庙地势,成为传诵名篇)
《初游灵隐寺》(杜甫)
灵隐寺北极殿,森苍巨屋凌波明。 (杜甫早期作品,描绘寺庙建筑气势)
三、其他相关诗作
《梧叶儿·春日郊行长》(张可久): 灵隐寺僧居胜,俗客稀,山色四周回。- 《寄题时氏小飞来三首》(姜特立)
灵隐寺作为江南重要禅宗寺庙,历代文人墨客皆有题咏。例如白居易的《题灵隐寺红辛夷花》以色彩浓烈笔触写花,苏轼的《题灵隐寺》则借景抒怀。建议结合具体场景(如月夜、秋晨)阅读相关诗作,可更深刻体会其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