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这一成语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登科后》一诗,原诗为:
```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
具体背景与故事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孟郊于唐德宗贞元十三年(797年)中进士后,当时他46岁,长期科举不第的困境终于解除,心情愉悦至极,故有此作。
诗句解析
- “春风得意马蹄疾”: 描绘诗人骑马疾驰的畅快心情,象征中进士后的喜悦与豪迈。 - “一日看尽长安花”
成语引申 原指骑马观花这一行为,后引申为:
- 形容做事草率、不深入:如“他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下文件”;
- 比喻对事物了解肤浅:如“会议中他只是走马观花地听取了报告”。
其他相关说明
“春风得意”:
与“走马观花”同出自《登科后》,原指诗中春风得意时的心境,后单独成成语。
民间传说:另有“瘸腿男子骑马看花”的传说,但此说法与成语本义无关。
综上,“走马观花”直接来源于孟郊的《登科后》,既包含其本人中进士后的真实经历,也蕴含了唐代文人对科举功名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