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唯美文案 > 隆冬腊月滴水成冰是什么意思?

隆冬腊月滴水成冰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5-04-02 11:13:47

“隆冬腊月滴水成冰”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冬季最寒冷时期的自然现象和气候特征。具体含义和补充说明如下:

一、核心含义

字面意思:水滴落下即刻结冰,形容气温极低。

引申含义:比喻环境或处境极为艰苦、严峻。

二、出处与背景

典籍依据

该成语最早见于宋代钱易的《南部新书·严冬冱寒》,原文为“严冬冱寒,滴水成冰”,描绘了冬季严寒到水滴瞬间结冰的景象。

时间范围

“隆冬”指农历十二月(腊月),是冬季的最后一个月,此时段通常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三、用法与近反义词

用法:

可作谓语、定语,用于描写自然环境或比喻困境,例如:

> 这隆冬腊月,滴水成冰,出行需穿厚衣

近义词:冰天雪地、天寒地冻、寒风刺骨

反义词:骄阳似火、赤日炎炎、风和日丽

四、相关例句

自然景观:

> 北方腊月,滴水成冰,湖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层

生活场景:

> 雨落屋檐,瞬间结冰,形成串串冰挂

比喻用法:

> 项目进展受阻,工作环境如同隆冬腊月滴水成冰

五、文化内涵

该成语通过生动的自然现象,浓缩了古人对严寒的直观感受,常被用于文学创作和日常表达中,以强化语言的表现力。例如明代冯梦龙《喻世明言》中亦用此成语描写艰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