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唯美文案 > 鞠耶尽瘁死而后已比喻什么?

鞠耶尽瘁死而后已比喻什么?

时间:2025-04-04 13:41:33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个汉语成语,比喻为 国家或事业竭尽心力,不遗余力地工作,直至生命终结。该成语出自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后出师表》,原文为“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达了他对蜀汉政权兴亡的忠诚与奉献精神。

具体解析:

字面含义

鞠躬:

弯腰行礼,表示恭敬谨慎;

尽瘁:竭尽劳苦;

:停止。整体指勤勉谨慎、竭尽心力到死方休。

历史背景

该句是诸葛亮在刘禅继位后,为推动北伐、恢复中原而撰写的《后出师表》中的名句,强调其使命的紧迫性与个人牺牲的必要性。

精神内核

忠诚与奉献:

体现诸葛亮对国家兴亡的执着信念;

责任与担当:彰显其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

后世影响

成语成为忠诚、奉献的象征,常被用于褒扬为民族、国家奋斗至死的人物,如科学家钱学森、革命烈士等。

近义词与相关用法:

近义词:

呕心沥血、竭尽全力、忠贞不屈;

相关用法:常与“死而后已”搭配使用,如“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后世的楷模”。

该成语不仅是文学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为理想奋斗。